寄朗州温右史曹长
刘禹锡
暂别瑶墀鸳鹭行,彩旗双引到沅湘。
城边流水桃花过,帘外春风杜若香。
史笔枉将书纸尾,朝缨不称濯沧浪。
云台公业家声在,征诏何时出建章。
《寄朗州温右史曹长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全诗及赏析如下:
首联:“暂别瑶墀鸳鹭行,彩旗双引到沅湘。” 诗人刘禹锡暂时告别了朝廷(瑶墀通常指皇帝居住的地方,鸳鹭为传说中仙女的坐骑,这里借指朝廷中的高位),在彩旗的引领下前往沅湘地区。彩旗双引意味着有骑士或仪仗队伴随诗人,代表着一种荣耀和尊重,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或受到的特殊礼遇。 颔联:“城边流水桃花过,帘外春风杜若香。”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到达沅湘后的所见所感。城边的流水潺潺,桃花盛开,春风吹拂着帘外的杜若花,带来阵阵香气。这里的桃花和杜若花都是春天的象征,代表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。同时,这些景物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,表明诗人已经到达了他向往的地方。 展开剩余64% 颈联:“史笔枉将书纸尾,朝缨不称濯沧浪。”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。诗人认为自己的文采(史笔)只能勉强写到纸尾,还有所不足;而自己的官位(朝缨)也不配濯洗沧浪水,即自认为与当时显赫的人物相比较差。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自谦和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。 尾联:“云台公业家声在,征诏何时出建章。” 诗人提到自己的家族声誉(云台公业家声在),并期待能够得到朝廷的征召(征诏何时出建章),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。云台通常指朝廷中的高官显贵,这里借指诗人的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。征诏则指朝廷的任命或征召令,诗人期待着能够早日得到重用。总结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禹锡暂别朝廷、投奔朗州的心情和对温右史的仰慕之情。通过对自己和温右史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期望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福。整首诗意味深长、情感真挚,充分展示了刘禹锡作为“诗豪”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。这首诗《寄朗州温右史曹长》主要表达了刘禹锡对暂时离开朝廷、前往朗州任职的复杂情感,以及对未来可能重回朝廷、实现政治抱负的期待。
首先,诗中流露出一种离别与思乡的情感。刘禹锡用“暂别瑶墀鸳鹭行”来描绘自己离开朝廷的情景,这里的“瑶墀”和“鸳鹭行”都是对朝廷高位的象征,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怀念和对离开的不舍。同时,“彩旗双引到沅湘”则描绘了他前往朗州的情景,虽然场面隆重,但也透露出一种离乡背井的无奈。
其次,诗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通过“城边流水桃花过,帘外春风杜若香”的描绘,诗人展示了朗州的自然风光和春天的美好,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。这种对自然的热爱,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最后,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政治抱负的追求。刘禹锡在诗中提到“史笔枉将书纸尾,朝缨不称濯沧浪”,表达了自己对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遗憾和对官位的不满。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,而是对未来充满期待,希望有一天能够重回朝廷,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。这种期待和追求,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。
综上在线配资查询,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刘禹锡对离别与思乡的复杂情感、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,以及对未来可能重回朝廷、实现政治抱负的期待。
发布于:河南省